比例嚴重低於發達國家 專家呼籲普及自救互救常識 把握好“急救白金十分鐘”
  文/圖 記者翁淑賢 通訊員胡瓊珍
  昨天上午,廣州20家醫院的急救演練體驗攤位在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新住院部廣場一字排開,向公眾開展“急救白金十分鐘——全國自救互救活動日”大眾宣傳培訓活動,一位位醫生在現場手把手傳授公眾急救技能。據悉,在發病或災難發生的最初十分鐘內,實施緊急救治非常關鍵。但調查顯示,我國大城市急救體系反應多超過十分鐘,而我國市民的急救知識與技能培訓率不足1%,大大限制了院前急救的搶救成功率。
  推遲1分鐘搶救 死亡率上升3%
  “在發病或災難發生的最初十分鐘內,實施緊急救治尤為關鍵。”昨日,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災害醫學委員會主任委員、珠江醫院教授李奇林介紹,有數據統計,我國掌握心肺複蘇技術的人不到1%,只有大城市某些人群可達到5~10%,國外25~70%相比差距很大。有的發達國家甚至超過60%,幾乎每個家庭就有一人可以完成院前急救。
  上海某區一項對12000名市民的調查顯示,面臨突發事件需安全急救時,74%的人選擇報警,18.4%的人大聲呼救,96.3%的市民把救人希望寄托在醫生身上。
  專家指出,急救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保存一個具有良好腦功能的成活體。在現場每推遲1分鐘搶救,病人的死亡率就上升3%。
  “因此,在意外發生時,現場十分鐘內公眾的自救與互救與專業救護同等重要。”李奇林提醒說,及時有效的現場自救互救是不可替代的獨立救治環節,關係到病人的搶救成功率。
  據珠江醫院急救科主任蔡學全介紹,創傷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病人的死亡呈以下三個高峰分佈:第一死亡高峰在發生事故後60分鐘內,占創傷死亡的50%;第二死亡高峰出現在事故後2~4小時內,占創傷死亡的30%;第三死亡高峰出現在事故後1~4周,占創傷死亡的20%。搶救創傷後第一死亡高峰和第二死亡高峰內的危重病人對降低死亡率尤為關鍵。
  “尤其是在前10分鐘內,處理得當對搶救生命起著決定性作用。”蔡學全解釋說,大量急救措施實踐證明,4分鐘內進行複蘇者,有50%能被救活;4~6分鐘開始進行複蘇者,僅10%可以救活;超過6分鐘者,存活率僅為4%;而10分鐘以上開始複蘇者,幾乎無存活可能。所以有“急救白金十分鐘”之說。
  專家也指出,受交通狀況影響,國內大城市急救中心人員到達現場平均為12分鐘左右。期間,公眾應展開有效的自救互救,而不是空等救護車到來。
  大城市急救體系
  反應超過十分鐘
  “有效的現場急救可以第一時間保證病人心腦血管、重要臟器的供氧和供血,大大提高下一步的搶救成功率。”活動的執行主席、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副院長馮常森介紹說。
  當今社會,人們越來越註重健康和養生。但對於急救知識的重視程度卻遠遠不夠。市民不重視動手操作練習,對關鍵知識也理解不清,需用到時往往束手無策。
  目前,要保證救護車在10分鐘趕到傷病現場比較困難。調查資料顯示,急救體系反應時間各國家、各城市之間也是不一樣的。從急救體系好的地區來看:美國4~6分鐘;日本4分鐘;德國7~10分鐘;英國8分鐘;丹麥3分鐘;俄羅斯4~6分鐘;中國大城市均在10分鐘以外(北京12分鐘;上海11分鐘;廣州12分鐘)。而這個10分鐘就是一個搶救空白時間,這不只是中國的,也是世界性的難題。
  “搶救其實就是搶時間。搶救越早,成功率就越高。”廣東省急診醫師協會主任委員黃子通指出,有調查顯示我國院外心臟性猝死生存率不到1%,好的地區也僅在3%左右,而國外先進水平已達到10~30%。為此,他呼籲由政府主導、民間慈善機構支持來大力普及大眾的自救互救,由高水平的自救互救來填補這個10分鐘的空白時間。而針對有人怕在公共場所對昏倒病人施救反惹官司的現象,黃子通認為應通過立法規定在公共場所對心搏驟停者施救予以免責,讓參與實施救援的好心人得到保護。  (原標題:不到1%公眾掌握急救技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ygyoamrcjgt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